天空湛藍,陽光純凈,辛勤的農人忙碌在田間地頭,眼下正是云南油菜籽收割的季節。隨著人們對油脂的消費量迅速增加,云南油菜產業欣欣向榮。業內人士坦言,油菜作為我省農業特色產業之一,未來還有巨大發展空間。目前,市場上菜籽油供不應求,大力發展油菜產業前景廣闊。
油菜產業連續邁出三大步
日前,記者來到位于嵩明縣楊林工業園的云南農墾金匯糧油產業公司。正逢新榨季,生產車間內榨機一刻不停地轉動,濃香四溢的菜籽油汩汩流出,熟悉的菜籽油香味彌漫于工廠上空。該公司負責人介紹,公司擁有多條國內領先的油脂生產線,具有油菜籽年壓榨25萬噸、油脂精煉年10萬噸、灌裝年12萬噸、大米分裝年5萬噸、飼料生產年12萬噸以及3萬噸油脂儲存能力。公司通過整合并延伸種植基地、加工基地等產業供應鏈,打造壓榨、精煉、分裝、小包裝油、飼料生產等食用油脂供應鏈,挖掘潛能,降低成本,提高經濟效益。
省農業廳相關負責人介紹,2000年以來,云南油菜產業進入發展快車道。近十幾年,云南油菜產業連續邁出三大步,面積增、單產穩、品質優。種植面積連續突破200萬畝、300萬畝、400萬畝大關,進入全國油菜生產第九位,基本實現“雙低”優質化生產,成為長江流域主要油菜生產省之一,也是全國為數不多的幾個油菜面積穩定增長的省份。
同時,我省油菜產業還帶動了旅游、飼料、養蜂、菜苔加工(蔬菜)等相關產業發展,成為云南高原特色農業的一個亮點。
本地產菜籽油供不應求
我省消費者素有食用清香油的習慣,以滇中為代表的油菜產區,油菜籽甚至只在本區域消費,有調入而無調出,市場價格波動對云南產區的影響不大,部分產區價格基本穩定。
記者在一家超市的食用油貨架區看到,本省產的菜籽油占據半壁江山。不少消費者表示,選購中大都會傾向于本省的品牌,可本省可供選擇的產品有限,外來品牌做活動時價優惠力度明顯大于本省品牌。
省內某食用油品牌負責人坦言,從整個食用油市場來看,云南消費量長期不能自給自足,特別是豆油、花生油等油種。而菜籽油,雖然我省種植面積逐漸增長,但菜籽油仍不能自足。
與此同時,目前仍有不少地區消費者食用初榨菜籽油。高級注冊營養師兼營養學高級講師孫自強表示,從國家檢驗標準的角度,營養專家不推薦吃散裝油的。首先,散裝油的保質期無從查起,此外散裝油沒有安全認證的問題,國家規定的食品配方與營養配比,在一般的桶裝油瓶身都能看到成分,另外,散裝油也沒有特定合格的容器來盛放,很容易氧化,對人體產生危害。孫自強認為,云南散裝菜籽油在市場流通量仍然很大,發展自主品牌規范菜籽油市場保護消費者利益很有必要。
云南發展油菜產業潛力巨大
據省農技推廣總站的調查分析,全省近1000萬畝的冬閑田中,還有600萬畝適宜發展油菜種植的潛在面積有待開發。種植油菜對美麗鄉村建設和旅游、飼料、養蜂等等相關產業的發展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,是我省烤煙等優勢產業的最好前茬作物,對提高煙葉等農產品品質具有重要意義。早熟油菜研究應用還在全國具有重要地位,是云南高原特色農業發展的一個亮點,具有不可替代的發展優勢和良好發展前景。通過政策扶持和增加產業發展相關投入,全省完全有可能突破800萬畝種植面積大關,成為國家主要油菜生產省而進入國家補貼范圍。
我省千萬畝冬閑田地給秋播油菜帶來了巨大的發展空間,種植煙后油菜化肥使用量減少,對減輕農業面源污染意義重大;秋播油菜植株健壯,打苔后即促進了油菜的增產增收,菜苔又是優質的蔬菜,菜苔、菜花腌菜已成為保山、曲靖等產區的特色菜品。此外,油菜花期長而集中,為蜂產業發展提供了優質蜜源。
本報記者 王淑娟/文
本報記者 張彤
通訊員 吳再忠/圖